#区块链

比特币的市值毫无疑问是加密货币的 No.1,但也存在自己的缺点,比如交易速度慢、成本高。不过,这些缺点并未妨碍开发者社区前赴后继地为扩大其生态而努力,并接连创造了 Ordinals、Runes、Stamps、Atomicals 等协议,并进而出现了 BRC-20、ARC-20、Runes 以及本文要介绍的 SRC-20 代币标准。

但在深入介绍 SRC-20 之前,我会首先做一些语言学上的探讨,解释一下 SRC-20 名称以及一些相关术语的由来或含义。之后我会详细说明 SRC-20 标准的细节以及其上生态的发展情况。

最近这些年,区块链领域锣鼓喧天,人工智能(AI)领域鞭炮齐鸣,但这两大变革性技术却似乎交集不多。但从概念上看,区块链和 AI 有不少互补之处,比如区块链技术固有的去中心化特性也许可以帮助解决 AI 的中心化问题,区块链透明且可验证的性质或许有助于解决 AI 模型的不透明问题。

前段时间,我发现我在 Metamask 上配置的 BNB Smart Chain(BSC)钱包连接不上了,但 Binance Wallet 却能继续使用。但因为很少用,也没在意。昨天偶然想起,研究了下,找到了原因。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中国人会遇到,所以在这里分享一下。

Cardano 的 EVM 侧链 Milkomeda 主网已经上线,其上的 DEX MilkySwap 正有早期用户空投计划:只要在 3 月 18 日- 4 月 4 日之间使用该平台,就能获得数量尚不明确的空投。

那么,我们怎么成为用户以获得空投资格呢?关键配置步骤有两个:配置钱包和跨链转移 ADA。

本文译自 IOHK 博客《Cardano: robust, resilient – and flexible》,作者:Kevin Hammond,软件工程师。2021 年 10 月 21 日。

导读:Cardano 区块链上的 NFT 项目正在爆发式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 NFT 创建过程涉及到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交易,因此使得 Cardano 出现了明显的网络拥堵问题。IOHK 的这篇文章从架构设计和参数配置角度解释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简单说明了短期及中长期的可能方案。